最新公告:
社科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社科新闻 > 正文

邓国峰 李旭: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来源:当代广西 作者:邓国峰  李旭 日期:2021-02-10 浏览:1181次 字号:T|T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源于创新,如何从当前党和国家的改革实践中,从正在做的事情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直接决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未来。

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历史实践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哲学是衡量评价个体生存意义的工具;社会哲学,是衡量评价区域、民族、国家生存意义的工具;哲学社会科学,是衡量评价全体人类在宇宙时空中生存意义的工具,更是衡量评价国家文明进步的工具。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不论是对个体,还是对区域、民族,抑或是对全体人类进行衡量评价,都会因为评价主体所处时空的不同而具备不同的评价指标。因而,哲学社会科学要想获得生命力,就必须因时而新、与时俱进,在汲取过去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所处的大时代,关注所处的大时代,服务所处的大时代,解决这个大时代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融入这个大时代,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创新的哲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在创立、发展和创新的路上,吸收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成功地解释了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规律。从发展历程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批判创新的过程,不管是从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古典哲学理论创新发展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从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等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发展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从莫尔、温斯坦莱、梅叶、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创新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证明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进,在实践中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产物,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大创新成果。

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根本动力

(一)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定位决定其必须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定位。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对当前世界环境和国内情况有深刻的洞察,需要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以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以更为宽广的视角,以足够的责任和担当,对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的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二)大变局下时代问题的凸显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创新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哲学社会科学要从实践和现实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发展经验问题频出,全球权力重心正在逐渐向亚洲转移,贸易冲突、经济增长乏力、意识形态对立等各种问题都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新要求,需要以全新的理念开创发展新局面。针对当前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价值观并存、社会思潮多元激荡等突出问题,以及经济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掌握新动向、回应新问题、释义新疑惑,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去研判、解析问题并提出策略。

(三)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变决定哲学社会科学要切实创新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根据主要矛盾的转化,把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点找好,把化解重大风险和挑战的策略做足,切实解决各类现实问题,成为未来工作的重心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创新的动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除了找出矛盾点,厘清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表现,更重要的是要回应百姓诉求,满足人民期待,深入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各类矛盾找到解决途径和实现办法。

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要路径

(一)坚持以文化自信为基础进行理论创新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需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研究,针对现实问题和困境,对其理论内容进行创新。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深化,是在借鉴基础上的取舍,这就要求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够坚定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只有切实坚持文化自信,才能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内容有着清晰的判定和认同。

(二)坚持同现实问题相结合进行实践创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同样遵循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也必须积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更好地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指导中国改革、创新和发展的理论,一定不能和实际相脱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推动育人创新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善于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队伍,必须在人才选拔和培育上进行创新。要高度重视全民哲学社会科学素养的提升和杰出人才的培育挖掘,既要百年树人,又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二是要加强对高校和社科研究机构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及青年人才进行针对性培育,在待遇上要尽量和自然科学同一标准;三是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挖掘自媒体中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意见领袖”,并将其纳入体系,进行深度沟通和系统培养,利用其影响力和互联网的传播力来服务国家和社会。

四、要建立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评价标准

(一)结构化设置评价标准

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目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要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有更清晰、更科学、更合理的界定,从而构建符合当前时代发展和促进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而最为基础的是要保证基本的政治观念和评价导向的正确。哲学社会科学具备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进行研究时,一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指导全局,因为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根本要求。在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内容和创新角度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唯指标论,不能固化评价标准,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全方面成效和成果进行评价。

(二)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将之前经常用来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效果的较为模糊宏观的“社会影响”,用数字分析的方式精准化和清晰化,同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定量与定性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动态评价标准。将同行专家意见、社会影响、社会效益、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等进行模型化设计,并根据当前国家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矛盾,进行加权调整。并在注重专家意见的同时,对一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还要采用民众评价、意见传播效果评价、网络舆情评价等方式,丰富评价手段,真正把有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选出来。

(三)完善科研评价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需要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必须建立健全科研体制机制。保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持续创新就必须抓住体制机制改革这个关键。当前我国正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大力优化层级结构,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顶层设计,尤其是激励机制的设计。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晋升提拔机制、评价考核、成果认定、奖励方式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协调建构。构建高效、竞争和灵活的科研管理体制,在资源配置、软硬件设施上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便利。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新型智库建设,探索政府向智库购买成果、购买服务的机制,并强化高端智库的运行机制探索,积极建立高端智库、多学科融合智库、专业化智库。积极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建立立体、多维、完善的科研评价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活力和激情。


(作者:邓国峰 李旭  分别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主任、教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本文刊载于《当代广西》杂志2021年第02期)

(责任编辑:李世像)